中概股公司二级市场表现成败的关键

2017-10-16 10:33:21

2017-10-15 协纵策略管理集团

按照美国的标准小型上市公司指的是市值在10亿美元以下的公司,许多在香港、澳洲、美国等市场上市的中概股公司都是小型上市公司、甚至是微型公司。


这些公司优势在于其成长性强,股票一旦上涨回报翻倍轻松平常,如根据香港联交所的披露,2016年香港上市的香港创业板上市公司中,平均当天上涨的倍数是5.9倍。澳交所和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中概股在上市之初大涨也是常有之事,大部分中概股小股票在上市之初都是显著上涨,像中通这样一上市就潜水的还是极少的,但很多在上市后一段时间其表现就开始不太稳定。


归根到底他们的二级市场表现受什么因素影响呢?下面的一些因素做得好不好是关键,本文件将以干货形式的方法分析为何海外的一些中概股表现不好,投资者也可以按照这些因素去识别值得你投资的企业:


1、 二级市场表现对小型股而言是天然的挑战

大型股一般是与我们生活直接相关的股票。中概股公司多数并非国际化公司,其服务对象以中国国内市场为主,多数海外投资者并无直接接触、考察的机会,除阿里、百度等少数明星股,多数中概股在海外投资者中的认知度并不高,由此导致的隔膜甚至误解都在所难免。


2、 上市前表现和上市后表现关系

不少小型中概股上市后不再过问股票,因此老板是否懂股票是关键,纯实业投资人在这方面较为吃亏,这也是为何大部分投行和券商股表现较好的原因。


3、 证券分析员的覆盖

机构投资人依靠券商分析员的研究报告,但很少中概股有出研究报告,因此公司应该直接寻求独立第三方研究机构的覆盖。


4、 就股票二级市场交易流动性拿出方案

大股票流动性好,小股票流动性偏差这是一规律,因此不能光靠市场本身,有造市交易的股票要比没造市交易的股票表现好。拿钱出来做流通量维护,小股票能拿钱出来做流通量和价格维护是二级市场表现的关键。


5、 与二级市场表现有关的因素

如澳交所散户认购按上市规则要在澳洲解决,机构投资人可在香港和中国解决,但靠香港和国内投资大户对流动性帮助不大,必须展开在澳洲当地投资者关系管理,大手投资者一般找大户,几个就把盘子买下来,但不会频繁交易。


6、 财务指标的稳定和持续增长

财务报表业绩表现是股票表现的关键因素,稳固财务指标、漂亮增长数字决定了股票是否能吸引持续股东的支持。


7、 审批速度和难度

交易所审批速度和难度很大程度影响公司上市时可拥有的路演时间,审批速度快和难度小,管理层更容易有更多资源用于销售。例如港交所上市申请获审批后往往最多只有一个月的发行窗口,澳交所招股书审批后销售时间足足多出三个月。


8、 投资者关系管理

投资足够资源于投资者关系管理,最好是大股东亲自上阵,因为只有他们才是真正的决策制定者,他们讲的话才能算数。


9、与认购有关的因素

股价不应该开始就大涨,而是逐步加温推上去,适合发行时候估值低些,维护压力低些,业绩慢慢成长建立与投资社区的信任,然后自然受到追捧。


10、建立内部绿鞋机制

IPO启动前已拥有保证发行成功所需要的最低认购资金额度,自身现金充足。大股东要安排投资者能买回上市发行时的部分流通盘。


11、市场与拟上市企业的战略契合度

如果拟上市企业所从事方向与所登录市场所比较关注行业的相关契合度较高,容易获得市场的欢迎从而有较好的二级市场表现。一般建议拟上市企业展开一些与上市地市场有关系的业务,到香港上市也是如此,只要在当地有实际运营,二级市场表现自然好很多。


12、为公司建立潜在投资人群体朋友圈

股票如要套现,这是公司管理层的责任,中小上市公司必须不断宣传,拥有内部的投资人群体,举办各种不同活动。以便股东要套现时通过市场大手配售,减去股价压力。


13、与大股东有关的因素

大股东的实力是后市保证因素,理论上公司业绩也优良,导致股东能动员资金的能力越强,维护股价能力越强。处亏损状态或需融资才能发展业务公司,一般都不具备该实力。


14、股权比例分布

中小型上市公司的股价就是供求关系问题,股东过于分散,股价维护的成本非常高,因此股票表现是不会好的。


15、公司业务投资概念如何

股票犹如时尚服装,不是价格低的股票就有人买,要符合国际资本市场投资品味的流行时尚,符合特定市场喜好。贵得有道理就有机构投资人买。所处的市场潜力巨大,受机构投资人热捧,商业模式和收入模式行业认受度高,股票自然受吹捧。


很多人在选择上市地的时候,都以为香港的市场流动性要强于其他市场,原因是一些境外股票上市的一些不好的经历,但事实上这是误区,事实上按照全球交易所联盟的统计数据,港交所的流动性落后于美国、日本、韩国、澳交所等其他市场,但为何市场上有这种传闻?归根到底并非市场不如人,而是企业治理不如人、中介机构不如人、还有就是老板觉悟不如人


第一, 面向国内和国外的财务报表迥异

中概股所涉及的经营地点主要限制在国内,而且公司数目不多,国内税务报表和海外财务报表差异巨大是被沽空机构看上的主要原因;


第二, 频繁更换审计师或使用名不见经传的审计师

审计师的品牌是公司机构投资人和专业投资人非常看重的因素,有底气的公司才敢给四大国际会计师所审计,如获得无保留意见,这是大所对公司财务扎实程度的认可。国际四大会计师所的声誉排名分别是(1)普华永道(在四大中声誉最佳,拥有最多的跨国企业审计客户)、(2)毕马威、(3)安永、(4)德勤。可惜为省钱,中概股公司极少使用四大所。


第三, 公司盈利表面上趋于完美

光看利润数字表现十分完美,但是很多数据不平衡,让人难以置信,深究时发现许多问题,这也导致一些中概股上市后不久业绩就变脸,使二级市场表现一泻千里。


第四, 企业利润保持恒定增长,违反股市波动规律,缺乏分红和反复多次的股票和债券的增发

一些中概股公司一直不分红,帐上明明大量现金,但却持续债券增发。财务指标是公司血液,在业主中没有真正运营现金流的企业无法每年分红,海外投资人的特定是把股票投资当作一种投资而不是投机,因此看重分红。不分红至少失去了对风险厌恶型投资者的吸引力。要后市表现好需要持续业绩表现,而且公司应该至少每年给予投资人3-4%的分红回报。


第五, 公司运营不透明公司治理存在较大问题

从事上市专业顾问机构专业程度和道德水平明显落后 – 离开部分中介机构之不专业和对企业的欺骗行为。把免费的公司股份给中介机构,这导致中介机构成为第一波砸盘者,中介机构对公司情况最清楚,也最易没信心,从事海外上市的中介机构不少是拿股份的,利润高、股票成本相对较低,这令中介机构往往成为第一批砸盘者。


第六, 中概股面对的诚信形象挑战,中概股表现也受负面形象影响

中概股在美国股市走过的19年历程充满着坎坷,例如美国的中概股屡次在美国深陷集体诉讼,而诉讼原因几乎都是信息披露不完善或失实。最近5年间,便有如下几起因信息披露不规范所导致的集体诉讼在中概股身上发生:

  • 2011年4月,做空机构香橼公开质疑东南融通涉嫌财务造假。5月,东南融通被纽交所停牌,美国两家律师事务所对其发起集体诉讼和索赔调查。8月,东南融通退市并随即解散。

  • 2012年7月,美国7家律师事务所向新东方发起集体诉讼,指控新东方发布了虚假和误导信息,包括财务报表夸大了资产规模或者现金流。诉讼目前仍未有明确结论。

  • 2013年6月6日,兰亭集势在美国上市。两个月后的季报却陡然业绩变脸,远低于预期。兰亭集势公开承认,其产品的需求远低于IPO时的陈述,这导致其股价一天暴跌40%。8月27日,美国4家律师事务所发起集体诉讼,指控兰亭集势作出了虚假和误导性声明。2014年9月,兰亭集势宣布以155万美元就集体诉讼达成和解。

中小型上市公司的二级市场问题在任何市场上市都是一个需要面临的挑战,具备怎样条件的中概股才会给股东带来回报。

中概股老板的误区和弱点


1、利润高了、融资额就高了


一些中概股的企业家误以为只要利润增长、股价就能增长,这是严重误区,投资人所相信的业绩增长是收入、利润、运营现金流、净现金流、分红、基础因素改善等众多指标协同增长,而不是一两个指标增长而其他指标滞后。投资人不相信跳蚤式业绩上扬及严重超出市场平均利润率的公司,这是一种过度的财务包装。遇到这情况,专业投资者最直接表现是不论你的业绩如何增长都不会有兴趣。(你会发现有些中概股企业不论业绩如何增长,股价都涨不了,且会比其IPO估值有很深折让,这种股票市场已放弃他们)。


2、估值发得越高越好

很多企业主不懂这微妙关系,成功发行应留给投资者获利空间,今天的业绩应该留给明天的业绩成长空间,质量良好的企业所有指标都是合理的,财务数据应反映公司经营较好状况状况。


3、中概股国际诚信危机


中概股由于前段时间在公司管制方面落后,很多外地投资者投资后损手。


4、集资动机急功近利


不论是在过早、过度地包装业绩,要确保业绩持续性,只承诺能承诺的东西,还是对股东的过度承诺都导致二级市场表现不好。


5、有做市交易股票流动性要比没做事交易股票的股票表现好


二级市场维护其实不是一开盘炒上去,而是一场组合拳,要投资者关系管理、流量维持、媒体宣传、业绩公布、逐步推高的一个长周期的循环过程。


6、拿钱出来做流通量维护


小股票能拿钱出来做流通量和价格维护是二级市场表现的关键。